在季節的田疇里,夏季的種子一發芽,安靜的村野就張開雙臂,一片片撲眼的翠色從狂卷的熱浪里滴落下來,田地、山野的輕蹄便在盛夏里狂奔了。烈日炎炎,作物猛長,鉆進盛夏里拾田螺,是我總不能忘卻的童年諧趣。
雨季來臨,漫天遍野的水灌滿秧田,塊塊田地青苗簇簇,漸漸在熱夏里長成有筋骨的稻棵,一個個田螺也在水壟間快樂地游動。夏至過后,是田螺鮮嫩肥美的時節,星期天沒課時,我迫不及待地在腰間系上小竹簍,與小同學相約來到田間拾田螺。灼熱的陽光把田里的水曬得暖洋洋的,田螺一只只緩緩地浮上水面,肆無忌憚地吐出半個身子。我和小同學一個個光著小腳丫,“哧溜”鉆進稻田,把它們一個個抓在手里。小田螺機敏地躲進硬殼,緊緊閉住小圓蓋子,我伸開小手把玩一下,然后笑嘻嘻地扔進竹簍里。有的田螺還附在稻叢、爬上田埂,都被我們彎腰捉了起來。有的田螺則耍起本事來,鉆進水底的爛泥里。我們耐住性子,將手插進去,一點點向前移動,突然握住一個硬實的小東西,這當然就是我們要找的田螺了。每當有一個這樣的田螺捉上來,我們這些小娃仔都會笑開顏。那時鄉下的日子清苦,但生態環境相當好,十分有利于田螺繁殖和生長。我們每次下田拾田螺,都會有兩三斤的收獲??v橫交錯的田埂上,回家的腳步“噠噠噠”地響著,我們的心里,還裝著田螺的香味呢。
回到家,母親將田螺清洗干凈,滴入三兩滴菜油,放入清水中泡養三五天,每天換一次清水,還要撿出沒有露出頭的死田螺。等田螺吐凈泥沙,再用鉗具剪去螺蒂,洗凈瀝干水,就可入鍋翻炒了。母親先將豆豉、大蒜、紫蘇葉一起搗成蓉,再用旺火燒熱鍋,加入適量油,將花椒、干辣椒和蔥姜煸出香味,快速倒入處理后的田螺。接著將鹽用清水攪勻,淋入鍋內不停地翻炒,然后蓋上鍋蓋。煮上一會之后,放入豆豉、大蒜、紫蘇蓉炒透炒熟,一大盤鮮亮亮的炒田螺就出鍋了。這可是我最愛吃的美食,自從田螺拾回家,我就眼巴巴地盼著快快吃上炒田螺。這香辣味濃的炒田螺,肉質鮮美、滑嫩爽口,是我童年里抹不掉的快樂記憶。
夏又至,又到吃田螺的好時節。那天去餐館就餐,我特意要了一盤炒田螺。這油亮亮的炒田螺,盛在大而潔白的盤子里,看起來十分誘人,可一入口,發現曾經的野鮮味全沒了。是的,現在人們衣食都豐足了,想吃什么就有什么,尤其是孩子們,生活在唾手可得的美味里,然而這種便捷里,卻丟失了一些真切的感受和歡樂。
董國賓
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下載‘今日資陽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