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雁城沱江畔,放眼觀之,“滿目皆綠”,遙看沱江兩岸一個個花果飄香的產業基地,綠水青山正逐漸變成“金山銀山”,讓人不禁感嘆:風景這邊獨好。
近年來,雁江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,緊緊圍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總目標,圍繞“成渝中部都市近郊旅游目的地”定位,以林業產業項目建設和生態建設為依托,結合大規模綠化全市行動,探索出一條生態農業與旅游業相融的發展模式,為“綠水青山”轉化為“金山銀山”打開了新通道。
“農旅”融合 走出富民路
2020年10月1日,天府花溪、橘樂田園和晏家壩鄉村公園試開園,一度沉寂的鄉村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,公園內優美的生態環境也帶來了經濟效益,每天都是游人如織,熱鬧非凡,5天時間迎客36000余人次。
兩岸綠樹成蔭、翠竹掩映,清澈的溪水倒映著兩岸……走進保和鎮黃谷村花溪河景區,乘坐??坑诖a頭的游船泛舟河上,細賞清幽的河谷,秀美的自然風光和精心打造的各種景觀令人陶醉其中。天府花溪開園以來,讓黃谷村這個曾經偏安一隅的貧困村,一躍成為資陽旅游“網紅”打卡地。
這“蝶變”的背后,是雁江區按照“強修復、低開發”思路,利用原有支流河道、山體植被,進行水環境治理、河道梳理、植被修復,打造黃谷村民宿村落、跌水景觀、桃花林景觀,著力構建“天樹戀花溪,玉手拈花印”的怡然美景,繪制出“船在溪中游,人在花中走”的美麗畫卷。
每天上午8點,黃谷村村民尹瓊英都會準時到天府花溪生態旅游區報到?!皬?017年項目建設開始后,自家土地流轉出去每年都有分紅,我就在項目上打零工,我們這個三口之家人均年收入能達到2萬?!闭f起現在的變化,尹瓊英對天府花溪農旅項目贊不絕口。
如今,黃谷村的村民們在家門口開辦了農家樂,通過自營、聯營、出租等方式為往來游客提供餐飲、娛樂、住宿、康養、購物等旅游配套服務,打造吃、住、游、樂、購一體的游客集散中心。既改善了鄉村環境,又使第一、第三產業比肩聯袂、共同發展,真正踐行著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生態理念。
林業產業 讓青山變“金山”
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過程中,雁江區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同時,按照“因地制宜、發揮優勢、突出重點、形成特色”的原則,培育林業產業基地、林旅融合、推進林業產業重點項目,因地制宜推進柑橘、核桃、藥材等經濟林產業種植。
駕車行駛在321國道雁江區豐裕鎮境內,道路兩旁的柑橘地一望無邊,這些綠色身影正是雁江區推動林業產業發展的最美詮釋。
雁江以早晚熟蜜柑產業發展為依托,建成了沱西早熟蜜柑和沱東晚熟蜜柑“一早一晚”柑橘產業帶。目前,雁江蜜柑種植面積已達30萬畝,是雁江產業綠海的強力支撐。
依托連片的柑橘林,豐裕鎮高洞村精心打造現代農業展示、農耕文化體驗、特色美食和民宿等文旅項目,建成以柑橘為主題的佛山橘?!ら贅诽飯@景區,目前已成功評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。
雁江作為四川省4個“中國長壽之鄉”之一,依托長壽之鄉的“金字招牌”,挖掘良好生態本底潛能,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,著力打造一批原生態的山水林田湖景觀,進一步挖掘生態效益和生態價值,目前完成保和鎮晏家壩村、豐裕鎮高洞村農(林)旅融合示范點建設;打造秀美花溪示范片,完成核心區及觀賞林、特色民宿建設,并以此發展森林旅游、森林康養等新業態,吸引客流,實現了以綠“氧”民,帶動貧困群眾發展林(農)家樂、森林人家等,走出了一條生態致富的路子。
全媒體記者 盧凌嘉
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下載‘今日資陽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